戏剧是受时间与空间制约的,由演员当众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冲突的艺术。
戏剧再它诞生的初期,只有演员.观众.演出空间与与舞台美术中的人物造型四个因素。演员与观众是戏剧中的最重要的因素,可以说戏剧是演员与观众共同参与的活动,没有演员就没有戏剧,同样没有观众也没有戏剧,戏剧的载体是演员,演员的载体是舞台。凡是演员表演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舞台。不同的戏剧表演产生不同的表演场所。从最早的古希腊圆型剧场到公元15——16世纪,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第一个镜框式舞台,而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逐步出现拉新型的“伸出式舞台”.“可变式舞台”.“流动性舞台”等等。可见现在演出的空间变化创造,以成为舞台美术设计思考的主要课题,通过对戏剧四要素的分析;我们可以看出戏剧艺术的一些特征:1.戏剧戏剧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。2.戏剧是综合艺术。3.戏剧是演员和观众在一个场合繁荣艺术。这些戏剧的基本特征,并没有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改变,也没有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改变,它应该是我们研究戏剧与舞台美术设计的基础。
舞台媒介的新潮性
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,舞台美术的媒体与介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,因此,新时代舞美设计新观照,旧必须充分关注这一媒体和介质的新潮性,因为这些新媒体与新介质是新时期舞台美术的物质材料和有形载体。
这些新媒体与新介质,白鹇在方方面面例如布景的媒体与介质,过去是布与纸制作,再由手绘的“景片”。而现在所有的“景片”早已淘汰出局,代之而起的是“电脑布景”.“激光布景”.“投影布影”.“喷绘布景”等等,既逼真感动,又快捷省事。例如舞台灯光,早已出现电脑灯.激光灯等各种新的媒体与介质,其功能完备.效果神奇,可以营造不同的环境.不同场景.不同氛围。又如服装面料,已出现许多的新潮的材料。道具制作的材料,同样也已使用许多新兴的更为心境的材质。在如音响效果,已充分利用数码录音技术,先进而又逼真,而且快速.方便。总之所有的声.光.化.电等新媒体与新介质,已使整个舞台美术真的发生了“质”的变化,这当然也应当是新时期舞美设计新观照的重内涵。
舞台空间的广阔性
舞美设计的新观照,首先是舞台空间的广阔性。新时期的舞美设计,对舞台空间的拓展。几乎达到了无限性的程度,这又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其一是对舞台本身空间的拓展。许多舞美设计早已摆脱了舞台的单一化,平面化的模式,而走向复杂化立体化。例如转台.升降台的运用,多台阶多表演区的营造等等,都使舞台的多姿多彩,多层面.多角度.多方位,极大拓展了舞台空间。
其二是舞台向观众席的拓展,许多舞美设计都千方百计的向观众席中拓展。如有的舞台象正前方建一个舞台,直接伸向观众席;有的则将舞台设计在观众中间,如小剧场话剧;有的则把整个剧场作为舞台进行设计,例如音乐剧《猫》,就在观众席中设置许多的垃圾箱,使整个话剧都成为猫生存的空间。
其三是把舞台拓展到剧场之外。许多舞美设计,还大胆的把舞台拓展到剧场之外,例如音乐剧《狮子王》,就在剧场之外设置了许多狮笼,营造出一个广阔的“动物世界”。有一部外国戏剧,观众接到戏票,赶到剧场去看演出,结果找不到剧场,七拐八拐,拐进一个居民区,突然发现二战时的德国纳粹分子正端着枪站在身边,并正在毒打游击队员。观众正在吓出一身冷汗之际,却被告知演出已经开始——原来是正在看戏,舞台就比正的设计在居民区里!
其四是异地同台,时空交错。许多舞美设计充分利用追光.投影.电脑三维动画设计等手段,营造出异地同台,时空交错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,真正做到了“观与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”,使舞台具有拉时空的无限性。
舞台美术的美学特征
舞台美术是舞台戏剧的立体包装,戏剧的全部审美全部借助舞台美术得以体现。
探讨舞美的审美特征,无论是在理论意义上,还是在实践上,都是有价值的。为此,结合自己这几年来舞美设计的学习中,对此谈几点粗浅看法,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。我们认为舞美的美学特征;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高度综合性
舞美包含的艺术要素很广,不仅包括.布景.服装.灯光.道具等等艺术要素,而且涵盖绘画(主要是布景.化妆),雕塑(主要是道具),实用美术(主要是服装),造型艺术(主要是道具)等等美术的各门类。说舞美包罗万象,并不算过分,因为有时它还包括书法艺术,音响艺术以及高科技在内。而就艺术风格而论,舞美又包括写意的.写实的.装饰的.象征的.抽象的.魔幻的.荒诞的等等各种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。因此我们就可以说舞美本身,旧具有高度综合性。
2本体交叉性
就整个舞美来说,她是舞台艺术和美术的交叉艺术,既有舞台艺术的本质特征,有具有美术的本质特征。就构成舞美的各个艺术要素而言,每一要素也具有这一交叉性。例如布景,就就是舞台艺术和绘画的交叉。又如服装,就是生活服装和舞台艺术的交叉;再如道具,用样是雕塑和舞台艺术的交叉,还有戏剧化妆,也是生活化装和舞台艺术的交叉,如粗等等。概莫能外。
所以从舞美的本体美学特征而论,交叉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。这种交叉性有不仅仅限于艺术学范畴,尤其是现代舞美,以融艺术与科技(电子控制系统.电脑灯等声.光.化.电各种技术)为一炉,集艺术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,形成更大范围,更深层面的大交叉,这是舞美工作者看到并引起高度重视的。
3意识依附性
舞美,若以严格意义上看,它并非一门真正独立的艺术,而是依附于整个舞台艺术的,故依附性便成为它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。这种依附性,又主要表现在它紧紧为舞台艺术的服务上,其一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。舞美通过服装.化妆.灯光等艺术手段,积极主动的为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服务。在这方面有许多的例证。例如传统戏剧中华丽的服装.精彩的化妆.精美的道具等,都为人物的外部形象起到了美化的重要作用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许多演出,就达到了这种最高境界,像他主演的《贵妃醉酒》中的杨玉环,《霸王别姬》中的虞姬等,无一不是如此,歌剧《茶花女》中的茶花女;话剧《雷雨》中的四凤等;全然一理。这种外部形象与演员的对人物内心的刻画,使内外合一,相得益彰,从而塑造出完美的任务形象。其二营造舞台环境,舞美的一个重要功能,就是营造典型的舞台环境,从而为演员刻画人物.创造角色提一个平台。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典型的例证,如京剧《西厢记》中的最后一场“长亭送别”,通过秋天外郊的荒凉萧瑟的布景,营造出一个悲凉的典型环境,与崔莺莺的唱腔“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翔。问晓来谁染的霜林绛?总是离人泪千行。”的[反二黄]的悲怨唱腔水乳交融,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,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。歌剧《江姐》中的《绣红旗》一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其三是渲染舞台气氛。在这方面同样有许多典型的例证。如经典话剧《雷雨》就通过雷声,雨声.风声.闪电手枪声等舞美手段,渲染出剧中的黑暗.压抑.恐怖等舞台气氛,当然所说的“依附性”并不是消极被动的“依赖”而是积极注定的服务。
舞台设计及舞台美术的几点表现与探索
音乐是时间艺术,美术是空间艺术,而舞美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结合体。它通过布景.灯光.道具.服装.装置及音响效果等艺术手段,来美化舞台空间,营造并渲染所需要的艺术氛围,把各类表演艺术衬托的更为美,更具生命力。若说表演是艺术“红花”,舞台就是“绿叶”,红花虽美,还需绿叶陪衬。